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房价涨势未减 此刻出手需理性

中证网  2016-09-24 09:07

[摘要] 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房价呈持续上涨态势。业内人士表示,当下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速度过快,后续应着重防控风险。应注意的是,部分追高追涨的房地产投资,存在本金受损的可能性。

“终于买了!”刚工作不满两年的“90后”小杨如释重负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徘徊了小半年,房价不断冲高,毫无回落征兆,小杨终于出手买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房价呈持续上涨态势。业内人士表示,当下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速度过快,后续应着重防控风险。应注意的是,部分追高追涨的房地产投资,存在本金受损的可能性。

投资致房价持续上涨

不过,终于买了房的小杨很苦恼,“在这个价位买房,想想都害怕。但是再涨,我就更买不起了。我主要是心疼爸妈辛苦工作几十年攒的钱,但房子又不能不买。”

对于房子,小杨心里有自己的算盘。小杨称,交房后可把房子出租,再加上公积金,还月供就差不多了。将来等房价再涨涨,就卖了置换一套离市区近些的房子。

不断上涨的房价为早年就来北京的“80后”小韩创造了财富。小韩去年底在北京通州买了一套房,“现在没什么好的投资渠道,股市不敢进,P2P怕被骗,理财产品率又太低。我去年买的房到现在每平方米涨了一万多元,这不就是稳赚不亏么。”小韩向记者说道。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北京市8月新建商品房价格环比上涨3.8%,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3.9%。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测算,8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和二手住宅价格指数环比分别上涨1.4%和1.0%,涨幅分别比上月扩大0.6个和0.4个百分点,均创自2010年5月以来高涨幅。

研究中心分析师杨科伟表示,二手住宅市场份额被总价低的刚需所占据,若地理位置较好,居住、教育资源又成熟,则更受首置和投资性需求青睐。以京、沪、杭为例,8月90平方米以下成交占比均高于或接近40%,远超其他面积段占比。

资产荒致投资者恐慌

楼市的火热催生购房者不断涌入,同为“90后”的小田没有抓住这次机会,这让小田的内心极为焦灼。“我有可能一辈子也买不起北京的房,现在的房价已超出我以及爸妈的承受能力。”

小田叹息,看着很多同事因买房而变成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心里不免羡慕。房子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为当下居民的投资和保值渠道。没买房的人盼望房价下跌,买了房的人盼望房价继续上涨。这似乎成了矛盾,快速上涨的房价不仅为楼市带来风险,也为购房者带来更多焦虑。

“现在房价爆发的原因是资金潮下的资产荒,这导致了购房者的恐慌。”地产首席分析师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从三方面加码政策:一是降低资金潮,二是增加优质资产,三是降低购房者恐慌。信贷不能只投入房地产,要有政策约束地进入实体经济。另外,房地产去库存不能只去一二线城市的库存,银行应对三四线城市增加利率优惠。政策恐慌必须降低,给市场平稳的预期。

根据地产研究的报告指出,整体宽松的信贷环境助推了此类供不应求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爆发。据新央行数据显示,8月居民户新增中长期贷款再次超过5000亿元,仅次于今年6月,为历史次新高。而之所以住房信贷持续宽松,仍是由于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高贡献率。

现在住房销售业绩更能说明市场的火热行情。招商证券(17.40,-0.040,-0.23%)研究报告显示,8月住房销售额达7770亿元,同比上升33%,环比上涨4%。估计上市开发商的合同销售将全年同比增长31%,而住宅销售全年同比增速则为21%。

投资房产需理性看待

与此同时,一线及部分热点二线城市购房政策在不断收紧,土地市场出台了相关调控政策。但购买者的热情似乎并未被浇灭。“从以往的投资经验可以看到,因其他投资渠道的不畅,导致只有房地产成为稳妥的投资方式。”地产首席分析师表示,但房地产还没有经历过一次完整的周期,中国房地产非完全的市场经济。过多的资产、资金集中在房地产上导致的是其他行业失血。

从居民购房按揭水平来看,我国仍低于发达国家。据安信证券测算,2013年至2015年个人按揭贷款分别占住宅销售额的20.7%、21.9%、22.9%,个人按揭占销售额的比例基本保持每月2-3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增长。

不过地产首席分析师表示,我国居民的杠杆率建立在大家族资产上,买房首付来源多是父母的养老金。因此,在居民杠杆率过高的情况下,房价下跌或引发系统性风险,但房价持续上涨,实体经济获得资金的难度会更大。

“虽然买房投资理财,往往是在没有收入或收入不高的情况下进行,是一种兼顾保值增值等多功能目标的投资模式。”但对一些“80后”和“90后”而言,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认为,将过多精力放在房地产投资上,会有很多成本,结果对基本的工作技能和社会交际等缺乏锻炼。另外,易形成攀比情绪,进而扭曲投资心理。

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建议,若不投资房地产,可回归储蓄模式和部分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或固定债券,此类投资较为省心。总体上说,放弃房地产投资本身并没有大问题,特别是部分追高追涨的房地产投资,在税费成本较高等因素影响下,存在投资受损的可能性。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