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腾飞的港南!

瞰楼  2019-09-18 09:12

[摘要] 9月17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港南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9月17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港南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港南区委、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腾飞的港南!

腾飞的港南!

贵港市港南区是1996年地级贵港市成立后设立的县级区,是“中国羽绒之乡”,广西28个重点开发区之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港南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已从一个传统农业大区向多元化发展的新兴城区。建区23年来,先后荣获“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市、区)”“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等殊荣。

沧桑巨变七十载,

港南大地焕新颜。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港南这份“答卷”

↓↓↓

腾飞的港南!

综合实力提升跨越

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飙升

地区生产总值由1996年的12.5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11.2亿元,增长7.9倍;

财政总收入从建区的0.28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0.2亿元,增长36.4倍。

腾飞的港南!

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加快

羽绒产业年加工羽绒、羽毛总产量占的23%,占全世界的18%,成为三大羽绒生产基地之一,2018年羽绒税收首次突破亿元;

木业产值短短3年时间增长了2.4倍,2018年达142亿元,税收4.2亿元,成为港南百亿元产业,连续三年荣获“广西林业产业发展十强县”。

腾飞的港南!

新兴产业无中生有

新引进了嘉龙海杰、继禹环保、中广核风电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以苹果产品核心配件、汽车充电桩、智能家居、智能手机制造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

腾飞的港南!

现代特色农业加快发展

在贵港市率先实现每个镇至少建成一个以上示范区目标,其中自治区级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2个;获得广西富硒农产品认证16个;连续7年获得中央财政“生猪调出大县”奖励。

腾飞的港南!

今天的港南,

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新动能在各个领域蓄势发力。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建区初期,港南区城区面积仅有4平方公里。20多年来,持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改建江南大道、南二路、廉石路等城市主干道,开发了港龙湾2569元/平方米[港南区]港龙湾5套在售花园、碧桂园5494元/平方米[港北区]碧桂园4套在售·城央府、中梁·国宾一号等一批房地产项目,城区面积扩展到15.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2008年的30.17%提高到2018年的42.39%,实现了“农村版”向“城市版”转变。

腾飞的港南!

黎湛铁路和324国道、南宁至广州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贵港至梧州高速公路、贵港至合浦高速公路及市南环、东环一级公路贯穿全境。罗泊湾大桥、青云大桥、贵合高速公路、木格至博白二级路、峡山至东津公路、苏湾作业区进港公路建成通车。

腾飞的港南!

乡村振兴成效初显,155个村(社区)获得市级以上生态村命名,占全区行政村(社区)总数的92.8%,湛江镇平江村被评为生态文化村、第四批美丽宜居示范村庄。

腾飞的港南!

特色小镇建设走在全市前列,桥圩镇成功入选第二批特色小镇、自治区批创新小镇和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木格镇云垌村君子垌客家围屋群建筑入选第五批传统村落名录。

腾飞的港南!

改革开放持续扩大

2013年以来累计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64项,调整197项,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45项。市场主体由1996年的3800多户发展到现在的2万多户,增长423.7%。2016至2018年,全区新增签约项目114个,合同投资额274亿元。苏湾港口作业区一期建成投入使用,2000吨级船舶可粤港澳地区。

腾飞的港南!

民生福祉显著提升

2016年以来累计实现减贫2.25万人,摘帽贫困村45个,荣获2018年度广西非贫困县考核一类县二等。

港南一幼、港南一小、港南二中、港南中学、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等一大批民生项目相继建成使用,镇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实现100%覆盖。先后被评为“法治建设县(市、区)先进单位”“自治区平安县(市、区)”“广西依法行政先进市县区”。

腾飞的港南!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打造了“书记面对面·直面问题”“红色一家”社区党建、先锋引领农村集体经济产业联创等一批行之有效的党建载体;

开发了“布山党旗红”智慧党建平台,以“互联网+”高效管理服务辖区1091个基层党组织、1.8万多名党员,开创了基层党建2.0时代,获《人民日报》点赞。

腾飞的港南!

答记者问

问:

近几年来贵港市的基层党建工作一直走在自治区前列,港南区的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创新也频繁引来其他地市组团参观学习,港南区江南街道南江社区、南郡名邸小区“红色一家”更是作为第五届基层党建创新论坛”现场集中参观点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请问港南区将如何发挥好该平台的作用,全面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答:

港南区是贵港市市辖区,城市人口23.4万。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城市发展特点和规律,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贵港市关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的有关精神,不断探索推动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重心下移的有效路径,创新开展小区党建“红色一家”工程试点建设,在广西率先开启了把党支部建在小区、以党建引领破解小区治理难题、解决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实践探索。

港南区随着桥,路等基础设施的优化,城市快速发展,社区单位、人口的数量快速增长,管理难度也增加,社区遇到组织活动质量低,管理力量不足,单位抱怨多,物业管理乱,治安风险增大等问题,成为城市治理的“心病”。为彻底改变小区治理“群龙无首”“无从下手”的局面,我们通过实施小区党建红色一家解决了这个领域的缺失问题,以成立小区党组织引领小区优化服务,完善治理机制。例如在南郡名邸小区“红色一家”实行“在小区建党支部,在楼栋设党小组,形成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联动的党组织管理体系,以构建社区联合大党委、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楼栋长、居民代表“六位一体”的小区治理组织体系为抓手,以开展正能一家、管服一家、互助一家、平安一家、健康一家、和谐一家“六个一家”系列活动为主要内容,打通了小区党建的“神经末梢”,将党建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筑牢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根基。推动小区治理逐步实现从“群龙无首”向“核心引领”转变、从行政主导向居民自治转变、从粗放管理向精准服务转变、从关注治理成效指标向关注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转变,提升了小区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初步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区治理新格局。

问: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港南区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在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严峻形势下,请问港南区是如何使经济发展保持平稳较快幅度的?

答:

港南区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和贵港市稳增长各项部署,围绕加快项目建设、加强产业发展、筑牢基础这一重点任务,大力推动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是狠抓产业提质增效。积极提升产业配套能力,羽绒、林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提档升级,产业链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一方面以嘉龙海杰、佳和电子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快引进迪信通、辉碧电子等一批电子信息企业,进一步提升港南区大数据、智能终端及配套产业优势,力促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撑点。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加强与东部转移企业沟通,力争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港南。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木业和羽绒业提档升级,加快现代家居产业城和桥圩·羽绒谷建设,引导桥圩小荷羽绒、业成木业等龙头企业,运用新装备、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上半年,木业实现税收2.28亿元,同比增长9.9%;羽绒业实现税收5057万元,同比增长4.6%;。

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大、特、链、新”意识,结合我区实际,上半年,港南区累计开展招商活动96次,先后赴江苏、安徽、广东、四川等地开展招商考察活动,新引进优迪教育、鑫华木业等项目21个,合同投资额45.71亿元。

三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我区以“营商环境百日攻坚战”为抓手,深入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真正让群众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腿。做好减法,减事项、减中介、减资料、减时限,2019年上半年共取消和调整行政许可事项41项,其中取消4项,调整32项,依据法律法规设定为行政许可事项1项;清理规范和新增为行政审批必要条件的中介服务事项4项。网办事项655项,网办率达94.52%;“跑一次”共676项,实现97.13%的政务办事“一事通办”。

四是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八塘20000亩特色园和新塘木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环评规划,启动制造园区的规划和建设;补齐完善园区供水、排水、道路、供电、通讯、网络、供气和场地平整等七通一平短板,不断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全面提升和完善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对园区及周边生活配套区、社区服务中心、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民生设施建设的投入,整合园区各企业需求,为园区业主和企业职工解决吃、住、就医、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全面提升园区的服务水平。

五是全力做好上统入规工作。上半年规上工业新入库18家企业,其中新建企业15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0%。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1.3%。

腾飞的港南!

问:

作为农业大区,港南区一直有不俗的成绩,请问今年在特色农业发展上有何新的突破和亮点?

答:

今年以来,我区水稻种植面积24.99万亩,早稻总产量11.48万吨,同比增长22.42%;2018/2019年榨季,全区进厂糖料蔗11.04万吨,同比增长10%。新增富硒农产品认证3个,全区累计获得富硒农产品认证16个,排全市,同时今年申报“无公害农产品”16个,为历年,“木梓阿婆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已通过农业农村部公示,“木格白玉蔗”农产品地理标志已通过自治区评审;现代农业示范园创建工作也达到了预期目标,我们今年计划创建1个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园、2个县级示范园、11个乡级示范园、村级示范点81个。作为自治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目前,我们已有104个村完成了改革任务,排名全市。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推动我区农业工作,利用创新的思路,带动发展我区农业产业。通过农业产业的兴旺,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推动扶贫脱坚工作。今年以来,我区投入产业发展资金达五千多万元,用于支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产业扶贫工作。同时,我们还将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主要用于产业的兴旺,划片区发展新的农业产业,打造“一镇一品”,带领我区农村实现乡村振兴。

问:

经济发展的目的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请问港南区今年的民生项目建设情况如何?

答:

加强民生建设和保障是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的重要工作。港南区委、区政府对民生建设保障工作非常重视,紧紧抓住民生这个核心、这个重点、这个落脚点来做工作。政府每年都把民生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列进政府工作报告,向老百姓做出承诺,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涉及到群众急需要解决的困难问题做出部署安排。我们主要围绕民生领域的重点难点来做工作,每年做规划、做方案来推动落实。比如民生问题,就业、社保、教育、卫生等这些都与千家万户、每个老百姓息息相关,我们在政府工作中都提出要求。教育方面,今年上半年我区累计安排资金1.66多亿元对227个学校进行扩增建设,文笔山小学实现开工建设。2019年春季学期,我区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贫困大学新生路费生活费补助,共计资助14238人,资助金额1087.1152万元,其中建档立卡4730人,资助金额406.6025万元。财政方面,今年我区累计安排民生资金18.7多亿元(较大项目支出:教育支出3.41多亿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03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8多亿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81多亿元,城乡社区支出0.87多亿元,农林水支出1.85多亿元,交通运输支出0.26多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的84.6%;截止8月份已完成支出13.2多亿元,完成70.6%。公共卫生方面,2019年我区公共卫生项目资金共投入4003.58万元,其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2738.63万元;妇幼健康类资金672.47万元,用于免费给群众提供免费婚前医学和孕前优生检查、宫颈癌、乳腺癌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等服务;艾滋病防治经费181.84万元;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410.635万元。社保惠民方面,2019年我区应参保人数为594000人,截至6月底,实际参保人数为584859人,参保率为98.46%,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保率达到100%,特困人群的基本生活补贴、残疾人的两项补贴、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补助等都按计划推进,脱贫攻坚更是作为港南最重要最首要的民生工程。近年来我们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推进。贫困发生率已经由2016年的5.8%降至2018年的2.6%,近三年累计脱贫22524人,今年完成任务没有问题。

近年来,港南民生保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也还存在不少短板,我们将继续努力工作,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问:

我们关注到近年来港南区围绕推动羽绒、木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做了大量工作。请问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港南区如何让创新成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源?

答: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视察广西就明确提出要求我们在创新发展上下功夫。

在落实中央决策、自治区部署和市委要求上,我们坚持转变发展理念观念和发展方式,把过去较长时间里粗放型的、单纯追求增长的增长观念和发展方式转变过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实践中结合港南实际认认真真推进高质量发展。比方说,近年来为了推进高质量发展,我们把过去粗放、低效特别是影响生态环境的“散乱污”企业淘汰了一大批。我们在经济下行压力大、困难多的情况下,也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对这些企业进行淘汰。比如,再生铅项目,由于不符合产业布局和环保政策而终止;南风化肥厂和恒丰化肥公司,依据国家相关政策,被列入贵港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名单,现这两家企业已实行就地关停并改造替代和关停并异地新建。

第二,我们针对港南的经济基础和产业结构下功夫,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比如像羽绒、木业、糖这些传统产业是港南的看家家底,要实现提档升级推进二次创业就必须从粗放的、低技术水平的、低端产品的、高消耗的转向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的,从低端迈向中高端。所以,近年来港南区委区政府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二次创业。比如,木材行业,已从十年前单纯生产单板个体行业向现在生产高档板式家具、贴面装饰板、木地板、文化艺术板等中高端板材的规模化、集团化、公司化转型升级,今年以来实现产业增效升级羽绒、木业企业65家,占规上企业35%。目前我区规上木业企业达114家,今年木业税收预计将超6亿元,占我区全年税收一半以上,已经成为我区的支柱产业。又如羽绒行业,小荷集团已开启总投资16.15亿元的“桥圩·中国羽绒谷”项目建设,正向构建“一园七区”的园区总体空间布局迈进,我区羽绒业将不断提档升级。

第三,我们全力以赴推进新兴产业,通过科技创新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这方面港南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基础都比较薄弱,很多高新技术产业都是空白。近年来我们加大了工作力度,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比如电子信息产业,嘉龙海杰(贵港)电子科技产业园项目,占地300亩,计划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主要生产高频变压器、无线充电板、汽车充电桩生产线等电子信息产品。现配套建设产品研发中心、培训中心、办公、仓储、员工宿舍、食堂及活动中心等设施,正在进行最后阶段装修,预计年底可竣工投产。总投资额为5亿元年产200万平方米单、双及多层印刷电路板佳和电子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晟嘉科技项目也在紧锣密鼓进行装修中,预计很快实现投产。

第四,大力改善营商环境。我们认为经济要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高水平的、优良的营商环境,所以我们全力以赴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经过今年以来的工作,目前像企业开办、工程项目审批、用电用水、不动产登记、获得信贷等七大指标,效果非常好,都大大前进了一步。我们对标市委市政府要求、对标区内先进县区水平来优化营商环境,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总之,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港南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要做的工作仍然非常之多,我们继续努力做好。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