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防风险降杠杆政策出鞘:钱根收紧后炒房成本骤增

经济参考报  2017-03-01 09:55

[摘要] 多管齐下的监管效果正在逐渐显现。原本是中性词的“金融杠杆”,在这一轮楼市热潮中,被投机客利用,通过多个渠道、多种方式进行“加杠杆”投机性购房,蕴藏了巨大风险。房子在这一过程中也逐渐远离了“给人住”的属性。

据了解,一般银行超过50万元额度的消费贷款都需要进行受托支付,所谓受托支 付,就是指贷款人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和支付委托,将贷款资金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象,目的就是为了降低贷款被挪用的风险。银监会 2013年曾下发文件,明确消费信贷不能用于购房。但在实际操作中,相关底线并非不能被变相突破。

“我就找了一个朋友的公司,做了一个购买工艺品的合同,等到银行的钱打到我朋友公司的账户之后,我直接套现取出来就行了。这样做的难度并不大。”郑南说。

实际上,在楼市火爆的时候,银行资金通过“消费贷”的形式流入楼市并不鲜见,甚至有些方式还成为一些购房者的经验之谈。在银行工作的小王也对记者说,他之前 为了凑齐购房首付款,也曾找同事做担保人,从自己所在的银行贷了100万元消费贷,期限长达十年。“我当时就做了一个购买红木的合同。”他对记者说,实际 上,“骗”银行消费贷的方式大多通过伪造红木合同或珠宝合同来实现,而市场上也存在不少专门从事这一业务的公司,只要花一些钱,所有都能搞定。

50 万元以上的消费贷还需受托支付,而50万元以下的银行信用贷款无需抵押担保,一旦授信成功,即可直接打入客户账户,“操作”起来更为便利。“虽然30万、 50万元的单笔贷款金额不大,但是可以从多个银行同时申请贷款,这加起来可就多了。一般银行共用的个人征信数据库是一个月一更新,且只有在提款成功后才会 更新系统记录。你在同一个月去申请贷款,但都不在当月提款,征信系统就不会显示你在别的银行已经贷款,这样就完全能实现从多个银行贷到多笔贷款。”小王 说,他身边有朋友就曾经这么操作过。

小王还对《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在房价快速上涨的背景下,一些银行还针对中小企业主推出了房屋“二 抵”经营性贷款。“比如,房屋原先抵押贷款时的评估值是500万元,现在房屋的市场价涨到了1000万元,银行可以根据增值情况再次发放贷款。虽然,监管 明令规定抵押贷款是不能用于购房或炒股的,但是实际上中小企业主拿到这笔资金后究竟用在了何处,很难监测。”他说。

一方面,银行对于贷款的 实际流向监测确实存在一定难度,另一方面,有时候银行对于这种“挪用”贷款用于购房的行为并非没有察觉,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去年9月底,我在顺 义那边看中了一套新房,但是当时首付款有点凑不齐,开发商的销售人员就直接给了两个银行的客户经理的电话。后来,我给其中一个客户经理打电话,他先问我是 哪个开发商推荐的,后来就直接给我推荐了一个大额信用卡的贷款产品,贷款上限能达到30万元。”来自北京的于女士说,该客户经理还专门和她说,在填写贷款 用途时是不能说是用于购房的。

部分场外配资由明转暗

在楼市火爆的2016年,除了银行信贷以各种渠道大量入市之外,“首付贷”等场外配资产品也成为助推楼市杠杆的重要力量。

场外配资产品相较银行资金来说要“贵”不少,但有不少购房者或炒房者仍然愿意使用这些期限短、高成本资金,来达到尽快入场或是博取高额利润的目的。

监管层在去年就已关注到这类场外配资产品的风险,因此很多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首付贷”类产品已经在市场上销声匿迹,很多平台也就此转型。不过,记者近日采访发现,这场场外配资的游戏并未彻底结束。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以客户身份向一家中介机构的工作人员询问,“如果凑不齐银行首付款怎么办”,该工作人员表明可以帮忙想解决方案。他告诉记者,如果金额 在30万元之下,可以通过其介绍的银行申请个人信用贷款,如果需要更多的金额,则可向他们合作的第三方互金平台借款,但需提供抵押物和明确的还款途径。他 表示,借款利率根据客户资质不同而不同,大约在每个月1.7%至2.4%的水平,且借款期限在半年之内。

“有些人金融意识比较强,也敢玩、敢赌,甚至有人三成的首付都是月息3%的借款,我们把这些人称为疯魔派。有时候赚的多的是这帮人,但输的惨也可能是他们。”一位网贷平台人士感叹称,这类杠杆资金的风险比起一般的银行贷款要高得多。

防风险降杠杆政策出鞘

高企的购房杠杆风险已经引发监管层的重视。在房地产调控的大背景下,监管层房地产金融政策也凸显了“降杠杆”和“防风险”的特点。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日前强调,要继续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加强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近期主要金融机构开始陆续收缩房贷规模。春节过后,北京地区大部分银行的房贷优惠政策已经有所调整,国内银行的首套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基本上已从原来的8.5 折到8.8折调整至9折,部分外资银行针对资质较好的客户利率还能到8.7折。有些银行在节后也告知客户“房贷额度很紧张,新客户申请房贷有难度”。

浙商银行经济分析师杨跃称,现行房地产相关政策方向正确,有利于降低房子的金融属性,中长期看效果将会更为明显。在中国房屋具备商品和金融两大属性,过于侧 重后者容易本末倒置,形成资产泡沫。基于金融属性的投资获利存在两个主要途径,一是基于上涨预期的时间错配,即通过上涨期持有获得交易回报;二是基于正向 放大效应的杠杆错配,即通过首付款带来的以小博大效应扩大本金。目前这两个维度的传导机制都得到有效控制,住房金融属性得到有效弱化:一方面,“房 子是给人住的”这一精神,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一系列举措,各地市因地制宜的调控政策陆续出台,房子只涨不跌的预期正在被改变,通过 时间错配获利的成本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金融监管部门对住房按揭贷款的发放条件、首付比例做了严格要求,各地金融机构的执行力度也非常大。对拥有多套住房 试图投机的购房者而言,通过杠杆错配获利的难度和成本都有明显增大。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